2011年4月24日下午,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在部四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。参加座谈会的有上海、河北、深圳交通主管部门代表、运输行业协会代表和运输企业代表,道路运输司综合处战榆林、余兴源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道路运输司徐亚华副司长主持,李盛霖部长在会议的后半程出席并讲话。深圳市参加会议的代表有:市交委港货局刘贵明调研员、我公司总经理、市集装箱拖车运输协会会长耿博、协会秘书长许晓明。
徐亚华首先通报了近期宁夏、广西、广东和上海的交通运输行业发生的群体事件,传达了中央领导对事件的处理批示。各地代表介绍了行业现状、存在问题、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以及政策建议。针对矛盾比较突出的集装箱道路运输行业,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九条:
一、制定集装箱道路运输管理办法,制定行业标准和收费规划,清理和规范集装箱管理收费。
二、受政策制约,设置较高行业准入规则的意图难以实现。
三、企业议价能力低,恶性竞争,丧失议价能力,各环节利益失衡是目前集装箱道路运输行业的基本势态。
四、学习某些先进国家的做法,如日本控制运力实行进入与退出关联,行业评估告知制度,还有诸如对照行业利润水平、盈利状况等制定措施。设立运力投入评估委员会,建立调控机制,通过量化各种指标来调控运力投放;
五、加快对各种不合理、垄断性、强制性收费的清理。
六、鼓励车辆报废;对营运车辆的检测要解决重复检测、检测成本过高的问题。建议出台财政补贴专项资金,对集装箱车(牵引车和挂车)的报废给予重点支持,鼓励淘汰老旧车辆;
七、上海的外省市驻点运输车辆比例很高。建议各地对来自于外省市的异地营运车辆进行系统化管理。
八、有些地方的税务部门要求货运企业须拥有5辆以上的货车,才给予自开发票资格,应加强这一规范性政策,营造有序经营环境;
九、集装箱半挂车以检测合格为依据和标准,不设使用年限。
徐亚华表示将对这些问题归纳整理,报国务院办公室,协调其他部委,开展调查,解决行业存在的问题。
李盛霖部长在听取大家意见后提出五点指示:
一、从国家宏观层面控制燃油价格总体水平,使企业具有适应和应对困难环境的空间和时间;
二、控制和调控运输行业运力结构,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矛盾;
三、帮助建立运输行业油料和运费的价格联动机制;
四、规范物流和运输各个环节的收费秩序,维护公平贸易服务;
五、有特殊情况的行业要给予补贴。
会议在友好融洽的氛围中结束。
|